齒輪泵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四大磨損故障分析:
1、工作裝置提升緩慢,提升時發抖或不能提升;油箱或油管內有氣泡;提升時液壓系統發出“唧、唧”聲音;拖拉機剛啟動時工作裝置能提升,工作一段時間油溫升高后,則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輕負荷時能提升,重負荷時不能提升。
2、主要是浮動軸套孔的磨損(齒輪軸與軸套的正常間隙是0.09~0.175mm,大的不可以超過0.20mm)。齒輪工作受壓力油的作用,齒輪尖部靠近油泵殼體,磨損泵體的低壓腔部分。另一種磨損是殼體內工作面成圓周似的磨損,這種磨損主要是添加的油液不凈所致,所以需要添加沒有雜質的油液。
3、齒輪泵內部零件磨損會造成內漏。其中浮動軸套與齒輪端面之間泄漏面積大,是造成內漏的主要部位。這部分漏損量占全部內漏的50%~70%左右。磨損內漏的齒輪泵其容積速率下降,油泵輸出功率低于輸入功率。其損耗全部轉變為熱能,因此會引起油泵過熱。若將結合平面壓緊,因工作時浮動軸套會有少量運動而造成磨損,結果使農具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這樣的浮動軸套需要換或修理。
4、卸荷片的橡膠油封老化變質,失去彈性,對高壓油腔和低壓油腔失去了密封隔離作用,會產生高壓油腔的油壓往低壓油腔,稱為“內漏”,它降低了油泵的工作壓力和流量。齒輪泵它的正常工作壓力為100~110kg/平方厘米,正常輸油量是46L/min,標準的卸荷片橡膠油封是57×43。自緊油封是PG25×42×10的骨架式油封,它的損壞或年久失效,空氣便從油封與主軸軸頸之間的縫隙或從進油口接盤與油泵殼體結合處被吸入油泵,經回油管進入油箱,在油箱中產生大量氣泡。會造成油箱中的油液減少,發動機油底槽中油液增多現象,使農具提升緩慢或不能提升。需要換油封才可排除此故障。
選擇齒輪泵的類型時,有如下禁忌:
1、在選擇齒輪泵的型號時,禁忌忽略系統對齒輪泵的其他要求,例如重量、價格、使用壽命及性、齒輪泵的安裝方式、齒輪泵與原動機的連接方式及齒輪泵的軸伸形式(平鍵、花鍵)、能否承受的徑向載荷、油口的連接形式等。
2、禁忌忽略齒輪泵的流量是否可調和變量控制方式去選擇齒輪泵。葉片泵、軸向柱塞泵和徑向柱塞泵有定量泵,也有變量泵。變量形式有恒壓、恒流量、多級變量、恒功率及總功率調節等。變量控制方式有手動、機動、電動、液動及電液動多種,可以直接控制,也可采用伺服閥控制。并不是所有變量泵都有上述各種變量及控制方式,選用時要特別注意,具體情況可查閱產品樣本。
3、禁忌忽略選定齒輪泵的生產廠家的信譽、維修及配件供應情況等,這些也是選用液壓泵時需要特別考慮的問題。
4、禁忌不按使用場合選用齒輪泵的類型。一般在機床液壓系統中,往往選用雙作用葉片泵和限壓式變量葉片泵;而在筑路機械、港口機械以及小型工程機械中往往選擇抗污染能力較不錯的齒輪泵;在負載大、功率大的場合往往選擇柱塞泵。
5、禁忌沒有注意到并聯泵與串聯泵的區別。齒輪泵和葉片泵還可以做成幾個泵并聯在一起,并使用同一驅動軸的雙聯或三聯泵,也可以串聯成多級泵。當液壓系統一個工作周期內流量變化很大時,可以選用多聯泵。多聯泵通常有~個吸油口,多個出油口,各出油口的壓力油可分別向系統的不同執行元件供油。也可合起來供給某一執行元件。
齒輪泵要平穩工作,齒輪嚙合的重合度大于1,于是總有兩對齒輪同時嚙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圍困在兩對輪齒所圍成的封閉容腔之間。這個封閉的容腔開始隨著齒輪的轉動逐漸減小,以后又逐漸加大。封閉腔容積的減小會使被困油液受擠壓而產生很高的壓力,并且從縫隙中擠出,導致油液發熱,并致使機件受到額外的負載;而封閉腔容積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氣體分離,產生氣穴現象。這些都將產生強烈的振動和噪聲,這就是齒輪泵的困油現象。
危害:徑向不平衡力很大時能使軸彎曲,齒頂與殼體接觸,同時加速軸承的磨損,降低軸承的壽命。去掉困油現象方法:通常是在兩側蓋板上開卸荷槽,使封閉腔容積減小時通過左邊的卸荷槽與壓油腔相通,容積增大時通過右邊的卸荷槽與吸油腔相通。
檢查轉子兩面與相對滑移的表面,如有固定間隙的前后蓋、流盤、端面配流的前后側板等部件摩擦表面的磨損情況,以及間隙變化情況,凡摩擦面出現嚴重拉傷或者,需替換零件或換泵。如果表面光潔良好,但間隙因磨損而增大,體積速率降低。如果輸出力矩減小,影響泵的正常工作,則可對磨損面進行鍍硬鉻拋光,或對磨面進行磨削修理,以保持原間隙大??;對于軸配流擺線齒輪泵,一旦其配流部分磨損,同樣可對配流軸進行鍍硬鉻修理。